close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潔清 張秀晨 實習生 梁麗玩)2012年中國10大網絡新興熱詞之一汽車借款的“屌絲”,似乎在紅遍了中國之後,又走向了世界——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日前發文稱,幾名造型誇張奇特的年輕人的照片近日被髮布在中國的某網站上,一時引起了160多萬網民的熱議。而在這百萬網民的熱評中,鋪天蓋地地將他們稱作“屌絲”。
  不過,《法制晚報》記者發現,所謂“屌絲”在世界上普遍存在。有外媒稱,美國牛仔能成功逆襲,日本乾物女能引領潮流,中國“屌絲”未西裝必不能成為主流。
  屌絲成因
  自嘲並支票借款不丟人 說著說著都成了屌絲
  美國《外交政策》報道的文章稱,“屌絲”是中國互聯網中的俚語,其大致意思似乎接近“失敗者”,但更多的中國中產階級已經重新定義了這樣的一個詞,它成為了一種室內裝潢自嘲的說法,甚至被抹掉了侮辱的意味,成為一種玩笑。
  美國博客網站《茶葉國度》寫道,一些宿霧網民甚至為“屌絲”評選出新的標準,這些網民把“男屌絲”的標準細化到了女友數量和開銷狀況,而“女屌絲”的標準則是指甲、內衣和鞋子等。有意思的是,有的人可能一開始並不知道“屌絲”的具體含義,於是大家說著說著就都成了“屌絲”。
  《聯合早報》刊登的文章稱,“屌絲”與“憤青”、“光棍”等網絡紅詞,儘管所指略有不同,但都承載著類似的意義,而且有著一定的共同點,反映了社會的結構性變化。這些詞彙指的大多是“無產青年”,傳達的信息是:我們沒錢、沒房、沒女友、沒地位,但有情緒。
  該文章作者、美國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薛涌認為,這些年輕人內心的期求和現實的距離太大,覺得別人蒸蒸日上的速度要比自己快得多,有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憤激。所以,在這些詞彙中,多潛含著些我行我素,或破罐破摔的姿態。
  《21世紀報》英文網站發文稱,“屌絲”在中國已不僅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更成為了一種文化。年輕人自嘲為“屌絲”,雖為宣泄感情提供出口,卻也體現了一種社會精神的缺失。
  屌絲成群
  不是中國特產 美日都有類似群體
  一家叫做Ministry of tofu的國外網站發表文章稱,屌絲也不算是中國“特產”了,在日本,總待在家、迷戀網絡和游戲的“宅男”和不思上進、缺乏熱情及活力的“乾物女”,顯然也是中國所稱的“屌絲”一類。而在美國文化中,Loser(失敗者)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不過,和中國的“屌絲”登堂入室一樣,美國的年輕人也越來越不在乎做一個Loser,併在口中戲謔調侃。
  日本hatena網站稱,“乾物女”一詞入選日本“流行語大賞的60個候選詞”。“乾物女”發源於日本的秀樂沙鷺漫畫《螢之光》,詞語後來被引用來泛指一群一班在私人空間享受個人生活的二十多歲女性。她們對於戀愛感到陌生,但並不拒絕,只是她們慣於隨便懶散的生活,對談戀愛提不起勁。對不少男性而言,乾物女不修邊幅,又不擅社交,所以缺乏吸引力。
  “乾物女”一詞,更深層次地反映了日本現今社會,戀愛自由化及市場化的現象,製造了戀愛格差社會,容易將人簡單二分成“人生的贏家”和“人生的輸家”的觀念。
  屌絲成器
  牛仔成功逆襲
  草根未必不能成主流
  2007年,周傑倫的《牛仔很忙》曾用美國鄉村民謠曲風,刻畫了頗具正義感,而且帶有美國初創時期的帥氣的牛仔形象。“我啦啦啦騎毛驢,因為馬跨不上去;我有顆善良的心,都只穿假牛皮”的歌詞讓聽眾開始嚮往詼諧而陽光的牛仔形象。不過,美國《僑報周末》的報道卻稱,在美國,一開始沒有貴族,那些牛仔就是“屌絲”、Loser的原型。
  在美國,西部牛仔本是一群“純屌絲”,也許個體高大,卻口袋沒錢。牛仔們的生活一開始並非如西部電影那麼浪漫,但他們肯吃苦,更樂觀。而隨後,這些“屌絲”與公民精神融合,逐漸轉型成為社會的中堅。那些近乎於民族英雄一般的牛仔形象,漸漸地成了美國西部的象徵。這也是“屌絲”逆襲成功的典型。
  除了牛仔,乾物女似乎也引領了另一種趨勢。《ZOOMING日本》網站就寫道,日本文化正在悄然變化,近年來,註重自己事業建設的日本姑娘越來越多,她們的婚齡也在推後,乾物女們開始擁抱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以此為榮。
  同樣的,外媒也不乏有報道認為,中國人口中的“屌絲”未必不能“逆襲”。韓國“PUTONG的博客”文章寫道,相對於高富帥而言,屌絲成了市井小民的代名詞,他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艱辛,努力謀生,不過,而今這一“草根”階層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主流消費者,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許就是未來中國的主流群體。製圖/王榮勝
  本版文/記者 張潔清 張秀晨 實習生 梁麗玩
  (原標題:中國屌絲不孤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gztncwjymk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